书客居 > 病弱女地主和她的悍妻 > 第13章 第十三章[补]

第13章 第十三章[补]


第十三章

        回城途中,苗凤行依旧坐在马车外头,不过驾马的人换成了车夫,察觉到苗凤行频频望过来的视线,车夫误以为苗凤行不满驾车速度,紧张地又抽了两鞭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我来?”苗凤行皱眉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不不不。”车夫连忙摇头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你赶着回去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没有的事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那你驾这么快干什么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车夫欲哭无泪,不是你嫌马车走的慢吗?

        “不要辜负了秋景,慢点吧。”苗凤行双手抱臂,曲着一条腿踩在车辕上,望着道路两旁随意生长的花草树木,神情久违的放松。

        车厢内的梅昭闻言撩开帘子,外头的树叶渐渐黄了,野花野草随处可见,东一丛西一丛,完全比不上府里精心打理的花草,但又多了一股蓬勃生长的生命力。

        喜爱自由的人却只能陪着她待在小小的院子里,哪儿也不能去,应该也快闷坏了吧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难得出来一趟,不急着回府,在附近逛一逛。”梅昭的声音从里头传来,车夫漂在半空中的心终于落到了实处,放满了驾车的速度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是,二爷,我知道有条路能看到江景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去看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车道在高处,从上往下望去,能看到视野开阔的江面,一条小舟缓缓而行,显得十分渺小,沿江水草丰茂,时不时能看到几个衣衫褴褛的人结伴走过。

        最初,苗凤行以为是乞丐,没有太注意。可一路上看到了十来个人,都是一副面黄肌瘦的落魄样子,不能不让她觉得奇怪。

        车夫叹了口气,同情道:“可怜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什么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肯定又是从哪儿逃出来的灾民,路过咱们这里了。灾年的时候,沿着江逃难,至少不会饿死。”车夫显然是见得多了,一边叹气,一边庆幸。

        北边地势平坦,有大片的良田,按理说是不缺粮的,偏偏离江河太远,时常闹旱灾,不如青州,沧浪江穿城而过,土地虽少,却自给自足,水路通畅,商贸发达。

        苗凤行在外游历,也见识过不少惨事,向来是能帮则帮,灾民是头一回见,若只是一二个,她此刻定会上前解囊相助,可一路看到几十个,反而不知该做些什么。

        沉默之时,听梅昭催促:“快些走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是了,富家子弟哪知人间疾苦。

        苗凤行略带讥讽地勾起嘴角。

        不久之前,他们还吃着肉喝着酒,聚在一块嬉笑玩闹,看他人出丑为乐,做赌的银钱动辄几十上百两,足够普通人家富足的过上几年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见此情形,恐怕只觉得脏污碍眼,想要避开吧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二爷,要继续走吗?”车夫犹豫。

        与出城时不同,此刻城门外聚集了三十来个灾民,正吵嚷着想要进城,守城的官兵自是不能退让,仗着手里的兵器,骂骂咧咧地对峙着,灾民原先是良民,人数也不多,被打伤了几个后,缩在一旁,不敢再硬闯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走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车夫战战兢兢地驱动马车,到灾民身前十几步时,有人扑上来挡住马车,吓得车夫连忙勒紧缰绳,才没闹出人命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大爷,求求大爷赏口吃的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让我们进去吧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不让我们进城,也不让你们走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把马宰了,够我们所有人饱饱的吃一顿肉!”

        本来众人还只是哀求,不知道谁大喊了一声,气氛就变得微妙起来,马儿察觉到敌意,不停地刨蹄子,车夫哆嗦着喝道:“你们别乱来,兵爷还守着门,小心他把你们全抓起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抓起来好歹还管饭!”

        对于饿了很长时间的人来说,管饭二字简直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,几个胆大的搬起一块石头就往马车的方向逼近,苗凤行从车夫手里夺过马鞭,向外一甩,正中其中一人手腕。

        对方吃痛,手里的石头掉下来砸中脚趾,惨叫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别过来,我不想伤害你们。”苗凤行的表情非常复杂。

        她很同情灾民,但她又受雇于梅昭,必须跟他们作对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就一个女人,我们人多怕啥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你们不过是想吃一口饭,何必去牢里吃?”梅昭从马车里探出脸,温和道:“不如让我等进城,组织人手搭棚施粥。要再闹下去,惊动了知县大人,教唆作乱者说不定还会丢脑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你进城不管我们咋办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放心,我梅昭说一不二,最迟明天,要是不见我派人来施粥,尽管闹大了叫大人评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那叫兵爷来做个见证!”

        梅昭依言而行,刚一进城,车夫就忿忿道:“二爷,难不成真的要施粥?我看还是找吕大人惩治这些刁民,免得他们蹬鼻子上脸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不,你快点赶回梅府,我要安排人手施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可是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快去!”梅昭喝道。

        近两年雨水不足,北方不少地方闹旱灾,许多农民沦落为流民,纷纷流向四周,沿着沧浪江向南方逃窜,正是灾民逃难的一条路线,今天抵达的不过是头一批。

        书中有描述,因为首批灾民人数不多,没引起吕知县的关注,用武力将灾民赶往其他地方,不少灾民迫于生计加入水寇,沿着沧浪江抢占商船,兴风作浪,后来成为了吕知县的一块心病。

        等到第二批第三批灾民从青州方向被赶到襄安县附近时,秦天阳已知梅昭真实身份,二人互生情愫,关系非比寻常,为了让梅昭稳稳当上梅家继承人,秦天阳说服梅昭搭棚施粥,成就她大善人的美名,又让吕知县将流民收编入伍,稍作训练,成为剿寇的前锋。

        此举一石二鸟,不仅获得了吕知县的信任,还确定了梅昭继承人的身份,再揭穿梅荣□□一事,梅正德将梅荣赶出梅家,而后梅正德病逝,梅昭嫁给秦天阳,成为了一名后宅妇人,秦天阳凭借着梅家的基业大展手脚……

        因为这是后续才会发生的事情,梅昭没有放在心上,眼里只有夺下酒权跟对付梅荣两件事,直到看见灾民,她意识到有些事情必须提前了。


  (https://www.skjwx.cc/a/73486/73486531/10648158.html)


先定个小目标,比如1秒记住:www.skjwx.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:m2.skjwx.cc